一、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抓好农机装备推进工程。以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为重点,加大农机化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努力扩大补贴范围。2007年计划争取中央级项目资金200万元、省级项目资金200万元、市级项目资金100万元,直接带动农民投资农业机械1600万元。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350台、免耕播种机5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30%,保护性耕作完成15万亩。
二、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一是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2007年在全市创建1个农机安全示范县,8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100个农机安全示范村,600个农机安全示范户。二是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专项整治活动,做好拖拉机牌证换发和农机年检、农机保险、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检审工作。2007年计划新训驾驶员2000人,新挂拖拉机号牌3000副,年检拖拉机15000台,联合收割机换发牌照900副,驾驶员换证900人。
三、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构建新的农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站、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发展农机作业市场,拓宽农机销售市场,培育农机维修市场,完善农机物流服务市场,搞好农机修配网点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07年,全市计划实现农机服务总值15亿元,农机服务为农民人均实现收入300元,贡献率达到7%。
四、组织开展好春夏秋冬农机跨区作业“四大战役”。力争参加三夏跨区作业的机械达到3000台,实现作业收入5000万元;参加三秋跨区作业机械2000台,实现作业收入5000万元;参加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械5万台,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五、搞好农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节本增效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市县区农机管理部门都要建设500亩以上成方连片的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在重点抓好玉米联合收获和保护性耕作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上,抓好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牧草机械化收获、秸秆青贮、秸秆还田、玉米直播、小麦免耕播种、设施农业工程等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
六、认真做好农机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市县区农机校的作用,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全市农机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2007年全市计划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