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针对该市拖拉机和农机驾驶员数量多,流动性强,存档工作量大,不便管理的实际情况,敦化市农机监理站积极创新农机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农机档案管理逐步迈上了电子化、规范化、动态化的管理轨道。
一是加大对农机档案管理的投入。该站在办公室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腾出最大的办公室给内勤科使用,先后投入资金13万元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其中,投入95000元购置电脑20台,为市监理站内勤科配备2台,政务大厅配备2台,为16个乡镇农机站各配备1台;投入27200元购置数码相机17台,各乡镇农机站1台,市监理站1台;投入13600元为内勤科更新了铁皮档案柜17套;投入7000元添置了彩色打印机3台和塑封机2台。通过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为实现农机档案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了加强对农机档案的管理,该站领导将富有责任心,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内勤科工作,保证人员的稳定。利用各种时机和不同形式组织全市内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重点加强对微机操作使用和电脑软件的学习培训。定期开展内勤岗位练兵活动,促进内勤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是利用现代电子办公设备实行动态管理。2006年初,全市农机系统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该站利用这个有利契机,进一步健全农机台帐管理制度,要求全市各乡镇农机站建立拖拉机、农机驾驶员电子台帐,对农业机械和驾驶员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一机一帐、一人一册,站站有帐、村村有数。拖拉机和驾驶员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分类存放,便于随时查看和查办。对新增和转出的机械、人员及时注册和注销,保证数据详实、准确,实现动态化管理。
通过创新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全市上万台拖拉机、上万名农机驾驶员均实现了动态管理,底数明了,帐目清晰,为把握农机化发展规律,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