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吉学辅与稻田旋耕浅作法

云南:吉学辅与稻田旋耕浅作法

日期: 2006-07-19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陆良县城驱车前往三岔合镇,沿途大片稻田绿色诱人,华侨农场退休职工吉学辅兴奋地说:这里用的都是旋耕浅作法!
  
这个浅耕法,省油、省工、省水。黄家圩村党支部书记付强告诉记者:今年柴油涨价,一亩稻田深耕一次花35元,浅耕法用32元;深耕法用工1520天,浅耕法要37天;在用水方面,后者用水只是前者的1/3。浅耕法要节省一半的费用,但是粮食产量却一点不差。
  
缘于偶然的发现
  
1991年,吉学辅家租种的田旁有一块无人耕种的稻田,正因没人种,所以未深耕。5月份栽秧时,吉学辅向农场租种了这块地,用手扶拖拉机旋耕不到10厘米的深度,然后与家里深耕的那块田栽上同一品种——楚粳8号,施一样的肥,管理也一样。
  
不料,10多天后到田里一看,发现浅耕的这块与深耕的那块相比提前10天成活。一个月时,浅耕的提前发棵,长势、颜色各方面都比深耕地块有明显优势,收割时穗长粒大,比深耕的高出810厘米,估计每亩增产4050公斤吉学辅说。
  
第二年,吉学辅干脆把两块田合二为一,全部实行浅耕,仍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旋耕。为了证实深、浅两种耕作方法的差别对比,吉学辅用拖拉机在田的两边各深耕一犁,作第二次对比试验。结果,深浅两种方法区别明显,旋耕浅作方法确实比深耕的在各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于是,吉学辅连续13年坚持浅耕种植水稻,水稻长势一年比一年好。
  
旋耕浅作法操作程序
  
吉学辅仔细介绍了这种浅耕法:
  
收完小春作物后,稻田不用拖拉机深耕或人工深翻,田间杂草不必放火烧掉,待到放水泡田栽秧的前几天,放水泡田8小时,泡软土,水深36厘米。施底肥,占总量的50%左右的化肥。然后,用旋耕机旋耕,旋耕深度为1015厘米最为合适,耕完后栽秧或抛秧。
  
吉学辅说,旋耕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旋耕层土必须充分泡软。2.先施适量底肥。3.拖拉机运行速度最好使用低速一档行走。旋耕时水深最高不能超过8厘米,以不淹没谷桩杂草为宜。4.旋耕深度不超过15厘米,这样既保证了耕作层的立体结构,又不会将生土旋耕上来,并可减轻农机负荷。5.旋耕机尾部最好横拖一根约3米的木棒,用来摊平旋耕过的泥土,省去人工平田。
  
省钱省力产量高
  
通过多年比较实践,吉学辅总结,这项技术省钱、省工、省肥、省水,简化田间作业程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按每亩每年计算,为农民直接减负增收150元左右。其中,节省深耕费用一次约40元,节省平整水田、捞浪渣等用工费用约70元,节省泡田用水约50%,节省化肥用量约20%30%,增加产量10%15%。
  
他介绍,从理论根据上讲,旋耕浅作方法,深度为1015厘米,这一深度既大量节水又最适宜水稻根系的生长需求。
  
用浅耕法翻晒耕作层土壤时,不仅能有效保护土壤立体层,而且让上年未被吸收的肥料及秸秆、大小春作物的根叶杂草等天然有机肥不被翻埋到底层,供水稻充分吸收,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化肥用量。长期浅耕,还可以改良土壤,形成良性循环。
  
三岔河镇农机推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镇里每年有一万多亩稻田采用旋耕浅作方法。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