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机收中,河南省农机部门从微观管理中抽身,将农机调度交给农机经纪人等市场中介组织,转而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现场:我手中拿的是一张农机跨区作业流程表,机手每天什么时间到哪里作业,要完成多少作业面积清清楚楚,它也成了机手们跨区作业的路线图。
提供这张农机跨区作业流程表并不是河南的农业部门,而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机经纪人。唐河县两天前刚刚下过雨,龙潭镇农机经纪人余平洋实地察看后发现部分地势较高的麦田已能收割,马上安排刚刚赶到这里农机手开镰。余平洋今年从外地引来了五台大型收割机,自从小麦开镰收割以来,他就一直没闲着。
机手向农机经纪人交纳一定的中介费,经纪人则根据农机需求给机手量身定制作业路线。农机经纪人一头联着麦农、一头联着机收手,实现了供需的紧密对接。今年来唐河县跨区作业的1500多台联合收割机,收割效率普遍提高了30%。
跨区作业农机手 吕保新:省心、省事,省力,多挣钱。
从微观管理中抽身的农机部门则集中精力,重点做好农机手培训、价格调控、农机维修等工作。今年河南建立了全省农机经纪人和农机大户的信息系统,每天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向他们提供天气、区域收割进度、机车分布和调度等实用信息。据统计,今年参与河南三夏跨区作业的农机首次突破了1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