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部地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延边州召开
吉林省东部地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延边州召开
日期: 2006-05-19  来源:延边农机化信息网
5
月17日,吉林省东部地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在延边州龙井市朝阳川镇勤劳村召开。省农机局局长成洪、处长闫成林、省水田办站长王大海、州人大副主任周文宝、州农办主任姜相中、州农委副主任玄铁锋、副主任何宝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州农委农机处处长金正虎主持,龙井市朝阳川镇勤劳村衣书记介绍了勤劳村水田机械化生产建设情况,何宝介绍了延边州水田机械化发展现状,成洪和周文宝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成洪局长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全省各级农机系统,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实现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需要形成互动,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站在农民的角度开展农业机械的科研、推广工作,使农业机械真正起到节本增效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他指出,全省计划在“十一五”末实现机械插秧率和机械收割率达到40%,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5000—6000台,为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农机部门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2、抓好技术培训工作;3、创新发展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4、推进联合经营和联户经营,重点发展农机作业协会、农机大户、农机租赁公司和农机股份合作社等组织;5、贴近“三农”,切实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6、培育好典型,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使更多的农户购买农机、使用农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随后,周文宝副主任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延边州作为全省大米的主产区,开展水稻机械化作业尤其重要,不仅可以解决州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是促进全州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因为只有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才能使农民摆脱传统的种植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才能使农村摆脱昔日的贫困,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的精神面貌。
与会人员参观了水田耕整地现场、水稻插秧机现场插秧、水田除草机演示现场和联合收割机样品演示;与会领导还参观了水稻钵苗插秧机、龙井市老头沟镇农机站和水田条田化示范区。
此次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取得的成果,将对延边乃至全省水稻机械化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势必推动我省水稻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