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介绍,全国农机跨区作业目前已经全部准备就绪,今年“三夏”期间,预计全国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8万台,将有7000个作业队、23万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其中跨省作业的有13万台,机收水平将达到80%以上。今年,受夏粮面积、产量的增加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多重作用,“三夏”麦收对农机的需求旺盛,这有利于组织开展跨区机收工作。但是由于目前柴油市场价格持续高涨,加上部分地区出现了限量供油、带机加油等现象,这些问题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制约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影响“三夏”麦收的顺利进行。
跨区机收开展10年的实践表明,农机在加快农作物收种进度、抗灾减灾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三夏”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内容的跨区机收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机械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购机者和农民用机者双赢,据统计,2005年跨区机收为全国农民增收节支180多亿元,相当于为9亿农民每人增收20元左右,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刘恒新副司长告诉记者,今年农业部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切实把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今年“三夏”,一是要搞好接待,对外来机手要热情接待,合理安排作业任务,方便提供配件和维修服务。二是作好帮扶,加强小麦机收的“包、帮、扶”作业,为“六户”(军、烈、孤、困、寡、打工)实行“三优”(优先、优质、优惠)农机服务,树立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公安、交通、物价、石油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维护机收秩序,保障农用燃油供应。四是保障机收安全,确保机具达到良好状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避免事故发生。同时“三夏”期间,各地要根据机具到位和作业进度情况,及时通过“跨区作业直通车”等渠道发布作业动态信息。各省和跨区作业重点县市在作业期间要开通并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做好信息咨询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加强机具调度。
刘恒新副司长还告诉记者,在今年的跨区机收中,农业部还推出一些新举措。一是为了向全国“三夏”农民提供更加及时、周到、详细的信息服务,在加大“跨区机收直通车”动态信息发布的同时,又推出的一项便民新举措。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与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客户指挥中心”系统,免费为全国参加“三夏”跨区作业的机手提供手机短信服务,免费向指定范围内的跨区作业机手发布各地机收作业时间、机收进度、交通状况、天气信息、机收价格、收割机投入量和需求量、故障排除技术及维护保养知识等信息。二是在跨区作业中加强“场县共建、军民共建”,逐步拓展跨区作业合作领域。与地方农村相比,军垦、农垦农场农业机械装备和基础设施有较强的优势。今年农机部门将密切与他们的合作,将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共同组织并搞好跨区机收,促进全国“三夏”跨区机收工作的顺利进行。